早上刷微信的时候,看到高中同学发的一条朋友圈,于是随手点了赞。
没过几秒,收到一条消息:
如果你当我是朋友的话,请严格按照以下形式操作,我们的感情就会更好哦:
1、点赞请发10元红包;
2、评论请发15元红包;
3、点赞+评论请发18块红包。
这年头,出于礼貌给人点个赞,还要被逼发红包?
人与人交往,无论动机如何,只要把关系量化成几块钱红包,那么你给自己的定价就只值那几块钱。
除了在微信中像“云乞丐”一般向人讨要红包的行为,还有以下这3种行为,让人非常想拉黑。

01
不回微信,却发朋友圈
曾经问过身边的朋友,微信聊天中,最讨厌的一件事情是什么?
结果:“不及时回复,却在朋友圈更新动态”这种行为高票当选No.1。
记得之前有一期《奇葩说》,辩手陈咏开说过:
“已读不回是最大的暴政”
不能同意更多。
我们最常用的社交工具微信,虽然没有“已读”这个功能,但是当对方不回消息,却发了一条朋友圈时,那种沉默就是一种暴政。
及时回复别人的消息是一种礼貌。
不回微信却发朋友圈,从礼节上来说,是对对方的不尊重。
就算来消息的时候你在忙,起码也要跟对方说一句:抱歉,请稍等一会儿。
02
不是熟人,却发60秒语音
每次收到语音消息的一瞬间,还是会产生反感和抗拒:我们的关系真的好到可以随意发语音吗?
不可否认的是,语音消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能带给我们便利。
毕竟和文字相比,语音更能直接地传递情绪,拉近双方的距离。
但这并不是只图自己方便、开心就发一串60秒语音消息轰炸对方的理由。
有次下班挤公交的时候,我身边有位男士在和他的朋友发语音信息。
因为他没带耳机,所以每次点开语音的时候,附近的乘客都能听得一清二楚。
聊了一会儿后,这位男士发给他的朋友一条语音信息:你不要发语音了,我在公车上,吵得根本听不到你在说啥。
结果对方回了一句:我也是在公车上,你发语音,我也听不清楚啊。
真是让人哭笑不得。
一方面嫌自己听别人语音不方便,另一方面又嫌自己打字不方便。
发语音消息的时候,确实节省了我们大量打字的时间,但是通常效率都极低。
两三秒能看完的东西有时候非要用几十秒听完。
03
休息时间突然给人发消息
只不过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却一直在别人休息的时间点,不停地打扰别人,这种行为真让人喜欢不起来。
人际交往中,不管是微信上的聊天,还是面对面的聊天,无不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教养。
不尊重对方,一直给他人带来困扰的人,得不到别人相应的尊重。
如果你中了以上的几条,请及时改正,不然迟早被拉黑。
(本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。)
推荐阅读:微信聊天时如何礼貌地结束聊天?